实盘股票配资哪个好 历史上中国最聪明的商人,既非吕不韦,也非沈万三,而是散尽家财的他
那个时代,经商无疑是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。权力、财富、背景,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让一个商人家族覆灭。但有一个人,他不仅避开了这些陷阱实盘股票配资哪个好,甚至还三度散尽家财重新开始,最终成为了传奇。他到底是谁?
说起古代中国的商人,可谓是生不逢时。相较于当朝贵族和官僚阶层,他们在社会地位上备受歧视,被视为"贱民"。宋儒邓世隆直言不讳:"夫商贾贪濡无厌,伪诈靡常,奸猾兼之。"看来,商人在他们眼里就是一群贪婪无度、言行不一的奸商。
即便是如此,很多人还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商海,那是因为商途赢利空间巨大。但与此同时,做生意也充满了艰辛和风险。统治者出于压制商人经济地位的目的,往往会对商业活动百般刁难,如漕运税、厘金等种种重赋苛捐,令商人们被掣肘束手束脚。
更可怕的是,一旦商人家族的经济力量壮大到某种程度,就很容易惹来朝野上下的猜忌和嫉妒,被视为"商阀"而遭到严惩。比如南宋末年的全济行、赵彭年两大钱庄家族,就因财雄势大而遭到灭顶之灾。可见,古代中国商人阶层行走在钢丝绳上,稍有不慎便会殒身。
权力和财富,这两大诱惑力量注定成为古代商人不可逾越的陷阱。许多商人临阵猝不及防,在追逐权力或财富时一错再错,最终葬送了家业和前程。如何避免踩中这些雷区,成为一名真正的"商业传奇",是古今中外商人所追求的永恒课题。
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时代,有个商人叫吕不韦,他可谓是权力诱惑的典型受害者。吕不韦原本是卫国的一名富商,靠贩卖丝绸和盐贩生意发了家财万贯。不过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。
一次,吕不韦去赵国邯郸做买卖,偶遇一个来历神秘的异人。这个异人身怀过人的智谋,据说就连赵国国君见了他也自愧不如。吕不韦眼光独到,认定这个人物必将是"奇货可居",于是主动将其买下,打算卖个好价钱。
命运就是在这时拐了个大弯。秦国的质子意外被困在赵国,处于绝境。吕不韦看准时机,以昂贵的价格把异人卖给了秦国,从而结识了秦王嬴政。异人后来回到秦国,发动政变夺权,最终被嬴政杀害,嬴政继位成为秦始皇。
此时吕不韦已受封为上将军,他渐渐迷失了做商人的初衷,开始涉足朝政。很快他便爬上了宰相的高位,权倾朝野,成为秦朝的实际掌权者。然而嬴政并非昏庸无能,他很快便意识到了吕不韦的威胁。
公元前238年,发生了震惊秦朝的"嫪毐谋反"事件。嫪毐是嬴政最宠爱的妃嫔,据传她与吕不韦有勾连。尽管吕不韦栽赃嫁祸,但最终仍无法摆脱干系,被剥夺了相国职位,退居封地。可就连在封地,吕不韦也难掩野心勃勃的雄心,四处广纳门客,惹怒了嬴政。次年,嬴政下令将吕不韦流放到远离中原的蜀地,吕不韦无可奈何,只好饮鸩自尽了结生命。
一时权力的迷醉,让这个靠商途发家的小商人沦落到如此地步,可谓是咎由自取。吕不韦本来可以活得更加潇洒自在,只可惜被权力冲昏了头脑,最后一无所有,连保全性命也无法做到。
范蠡是春秋时期吴越地区一位不世出的商人和智者。他的一生可谓是与权力和财富打了有去无回的交道,但最终摆脱了这两大诱惑,成就了不朽的商业传奇。
范蠡初期是越王勾践的重要谋士,他制定了借虚应声、伪王勾践痆疾等一系列妙计,终于帮助勾践打败了强大的吴国,让越国重新崛起。可是范蠡深知,一旦与勾践长期纠缠于朝政之中,权力的诱惑迟早会让他身不由己。于是在越国一统吴越之后,他便辞官离开,搏浪西去。
范蠡漂流到了临淄盐池,开始经营盐业生意,很快就发了财。他的经营才能和声誉惊动了齐国国君,齐王特使人将他请回朝为相。范蠡一眼看穿了齐王的居心,他明白留在王侯府邸久了,财富的诱惑势必降临。于是范蠡毅然散尽了家财,来到宋国,再次白手起家。
就在范蠡商贾生意又一次发达的时候,越王勾践的后人将他捎带回国。范蠡深知这一去非同小可,很可能难逃权力与财富双重诱惑的缠绕。因此,他第三次离开家乡,脱离了原先的商业疆土,前往中原开启新的事业。
除了权力的诱惑之外,商人更容易被财富这一陷阱所蛊惑。历史上不乏因财富而遭殃的商人,沈万三和胡雪岩便是鲜明的例证。
沈万三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位知名巨商,他的事业初期可谓是平步青云。沈万三生于一个普通的工匠之家,自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经营头脑。他经营丝绸和海盐贸易,很快就发了横财,成为当时钱银行经纶中最有力量的一支。
朱元璋即位后,沈万三积极为新朝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据说沈万三曾经出钱出力,参与了紫禁城和南京城墙等重要建筑的修建。他的财富可谓是斗大的金库,吸引了朱元璋的注意。
朱元璋深知大财主的潜在威胁,于是以"偷盗官财"为由,对沈万三家族进行了严厉惩治。先是将沈万三的儿子沈铨处以极刑,后来又将沈万三本人囚禁于狱中,最终导致沈家三代单传,家族就此衰落。
胡雪岩是清末徽商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,却也因财富而葬送了自己的前程。他出身于贫苦人家,白手起家后很快积累了巨额财富,获封"红顶商人"的尊号。但胡雪岩并非只是一个精于经营的商人,他还是个极富远见的投机分子。
当年左宗棠平定了回回起义后,正面临粮草短缺的困境。胡雪岩看准了这个机会,为左宗棠支援了大量物资,从而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渊源。此后,无论左宗棠到哪里镇压农民起义,胡雪岩都会效命,为其运送物资。
在前文中,我们分析了吕不韦、沈万三等商人如何被权力和财富所迷惑,最终走上了覆没的道路。但历史上也不乏避开这些陷阱的智者,戚继光便是其中的杰出典范。
戚继光出身贫寒,自幼便靠贩夫担儿为生。但他头脑灵活、勤奋好学,很快便在赚钱的同时自学成才。戚继光凭借过人的智慧和经商本领,发家致富,成为远近闻名的富商。他在河南、山东等地兴办了铁铺、盐场、钱庄等多种生意,财富可谓是骄人。
然而,戚继光并未像其他商人那样躲在家中数钱,他热忱地投身于社会事业。当时明朝正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,戚继光慷慨解囊,多次出资修复水利工程,赈济灾民。正是由于戚继光的贡献,才使宋徽宗朝那场大水灾的伤亡减少到了最低限度。
不仅如此,戚继光还主动负担起抗倭援朝的重担。他自掏腰包,支援了大量军饷和粮草,为抗击日本侵略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。更为可贵的是,戚继光亲自参与了抗日战事,一举击溃了侵入朝鲜的日军,扭转了战局。当时的朝鲜君王尚可喆亲自为他立下了"阖境靖威"的匾额,以示感谢。
凭借着自身的信念与智慧,戚继光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商人之路。他坚持将财富回馈社会、造福国家,从不为权钱所累。即便在生命终结的那一年,戚继光也是将全部家当捐赠出去,死后只留下一口麻袋和一本账册。
这位商场智者的一生,正如他生前所说的那样:"货殖而不侈实盘股票配资哪个好,则富不能娆;货勤而无心,则贫不能夺"。财富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保持高尚的操守和清醒的头脑,用智慧去主宰命运,而不是被命运所主宰。这才是成为真正"商业传奇"的不二法门。
戚继光吕不韦沈万三商人范蠡发布于:河南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